2025年08月06日
微信

散文 | 农妇的信心花园

作者: 王韩飞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5年08月05日 09:29 |
播放

在苏北农村,有这样一群耕耘在菊花园里的农妇,她们虽然平凡至极,却也有着与菊花一样的精神品质,而且她们当中有好多都是虔诚的基督徒。

清晨甘露滴在菊花之上,令其娇艳欲滴,楚楚动人。城郊边上菊花园,何等气势恢宏,千万朵菊花在露水中的摇曳,就是一副壮丽辉煌的人间最美秋色图。

此时,菊花的壮观早已胜过了天上露珠的芳华,让其黯然失色,做了陪衬与装饰。

此时,菊花是骄傲的,就像得胜的将军,就连太阳也成了映照其光芒的衬托。

一片,两片,三四片,片片红艳,片片洁白。一朵,两朵,三四朵,朵朵娇柔,朵朵蓬勃。

飞来蝴蝶,一只,两只,三四只,只只灵动,飞入花丛,隐入菊花园,就像在秋色图上画龙点睛,似神来之笔,亦是道法自然,水到渠成。清晨甘露也滴在菊花园里农妇的身上、脸上,不过这露水渺小,根本不会激起她心中的任何波澜。 农妇依然专注于她手中的工作——采摘菊花。是的,她是当地的农妇,有自家的农田,也是这菊花园的采摘工。

有人说农妇是小世界、小心境,也有人说她们狭隘,甚至有人说她们卑贱。但,一个农妇的劳动力量似乎很渺小,十个,一百个,一千个农妇的劳动却可以撑起整个菊花园的天地。而且,她们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,有的是从外婆到母亲,再到女儿,三代人将汗水撒在这菊花园。一个人的贡献可以被忽略,而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汗水与贡献却是可以被铭记、被纪念,甚至可以写进时代与历史的史册,用厚重、深沉与故事性给下一代予以教育与启迪。

那么,渺小的农妇、恢宏的基督文化,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结?农妇渺小,渺小得可以被忽视、被藐视,甚至是被忽略不计的。然而,没有一段历史能够直接将渺小的人与物屏蔽,而直接跨越至恢宏之地。历史学家们都是从小到大,从渺小到恢宏,亦步亦趋,循序渐进地探索着历史的相关课题。历史没有忘记这恢宏历史画卷中的小人物、小事件,历史学家也没有将历史进程中的小人物、小事件涂抹净尽,甚至,还在歌颂,还在铭记,就如这菊花园里的农妇,她们采摘菊花的影像正成为历史学家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是的,她们是渺小的,但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情。她们的性格鲜明,或泼辣,或沉静,或木讷,或干练。她们的行事风格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,复杂多变的风俗人情,滋养了也磨练了她们别具一格的性格特征。

我们会看到有农妇,虽然不识一字,却懂得许多人生哲理。她们没上过学校,但社会大学、生活大学,还有苦难大学使他们成为了半个哲学家。她们会读圣书、她们会祈祷,会唱赞美诗,会爱邻舍,帮助穷人。我们也会看到平凡朴实的农妇母亲,在教养孩童方面却有着独树一帜的风格。她们不会讲什么大道理,却是以上帝的教导为原则,并以自身朴实、善良、勤劳的性格给孩子以一生的影响,这就是生命影响生命。在老家的母亲是孩子们漂泊他乡时心中最温暖的港湾,同时诫命也是他们在有邪念、有恶行时的警戒与戒尺。农妇是渺小的,但她们活出了最鲜明生动的人生,更是活出了基督的样式,活出了信心的见证。    

你看,一个采摘菊花的农妇,她矮小、沧桑、卑微,在历史、文化的舞台上,似乎是如流星划过,转瞬即逝,但就是这短短的一瞬间、一刹那,却也是一瞥惊鸿,丰富了历史,也绚烂了时代。

基督信仰,经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,已经积淀了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。大隐隐于市,小隐隐于野,基督文化隐于乡野之间、布衣之间、孩童之间,隐于谈笑之间、劳作之间、凝视之间,从一个小小农妇的生命信仰里就可以窥见一斑。一瞬即永恒,大道即至简:一人即基督(人人是基督之形象代言人),人人皆是道(人人是基督文化的传道者)。

图片来源(Image Credit)Couleur via pixabay.com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